森林食品,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原料,遵循动植物和微生物自然生长规律生产加工,无人工合成添加物,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健康、安全等特性,是一种比普通农产品更天然更绿色的食品。
森林食品依托了森林生态的良好环境,要求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壤等质量等级较高,还要严格控制生产各个环节,完善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压力持续存在,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十分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森林食品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森林食品自身的价值也得到高度认可,从而引得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目前,我国对森林食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野生菌类、坚果、中药材等领域,但是森林食品远远不止这些品类亟待开发。
森林食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森林蔬菜、森林水果、森林坚果、森林肉食、森林粮食、森林油料、森林饮料、森林药材、森林蜂品、森林香料、森林茶叶、森林其他共十二大类产品。
在我国仅森林粮食一项就有120多种,森林饮料约有100种。现在,森林食品的产值量大,仅板栗、柿子、枣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已达270万公顷,总产量达17亿公斤。
识别森林食品应通过“三位一体”的外包装。“三位一体”是指:图形商标、文字商标、森林食品认证编号同时使用在一个包装产品上,消费者可通过扫描认证编码上方的防伪二维码查看相关产品的认证信息。
认证标识,整体为圆形,象征生态循环;增加了三个蘑菇的造型,代表了原生态、无污染、安全的森林环境;字体颜色也由旧版的白色改为鲜绿色,传递着绿色、健康的产品信息。
中国森林食品标志的使用权不是终身制,认证一次有限许可使用期限为三年,获证组织应在有效期结束之前6个月提出再认证申请。
2016年7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发布了升级版《森林食品认证标准》,标准所含的《中国森林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森林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贸易等企业可作为申请人向认证委员会提出森林食品认证申请,经过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通过认证决定的,颁发认证证书,同步配发森林食品标识。
据了解,森林食品认证工作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对认证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采用由不同政府部门分段管理的模式,而认证可以贯穿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且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实施有效的认证后跟踪监督,可以弥补食品安全行政监管资源的不足和可能存在的漏洞,有力保障食品安全;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在认证过程中,对所认证食品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食品原料林种植、食品加工、营销等全过程的制度保障、质量监管体系、卫生安全措施、人员培训、产品检测等进行全面审核认证。
还将查阅原料林基地水资源检测报告、土壤检测报告和空气、环境监测报告。经过现场审核和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定,接受认证的企业将获得森林食品证书、防伪标识,才可以进入可信赖的森林食品网络销售,经过认将证的食品将成为广大消费者安全放心的生态健康食品。
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楚雄东宝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云南斛哥庄园有限公司、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普洱三国庄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瑞丽市岭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楚雄泰恒工贸有限公司、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润竹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照熙福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绿山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润品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
越来越多的厂家完成认证,宣示我国进入“森林食品”时代。森林食品凭借原生态、无污染、健康、安全等显著特征,比有机更高级,市场附加值极高,所以森林食品产业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做大做强森林食品产业,既有利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又能挖掘出森林资源强大功能,是个蓄势待发的林业产业。